~ 騎一趟年少 ~

 

這件事和這篇文 只是一段心血來潮!

 

清晨5點多,老婆、女兒參加友人舉辦的花東三日遊,我因工作而無法前往,但因集合時間過早,我也得提早起床,肩負著"司機"  "挑夫"的工作。

沿路上,憶起了高中時代,差不多這個時段,我就騎著腳踏車出門上學,騎在差不多的路程中," 努力"地盡著一個學生的本分。

 

那一段時間啊,真令人難忘!

 

於是理所當然地我邊憶邊感動著當年刻苦的事蹟,而車內的心早已飛到花東的兩位,,也就理所當然有時東張四望,有時不屑一顧,以一種好像習慣了我的 " 吹噓 "似地表情虛應著。

真是令人有點沮喪,我在想,如果是兒子的話,我一定會是他崇拜的對象,不至淪落至如今的地步吧!

 

一直到送她們進剪票口,望著她們興高采烈的背影,無法成行的我,因這短暫的分別,心中百感交集~~~

 

回到家中還不到 8 點,沒什麼特別重要的事,想睡回籠覺也睡不著的我忽然浮現個想法。

既然提了當年勇,何不趁著今日"藍天白雲好時光" 也趁著妻小都不在身旁,我再將有台10年來騎不到幾次的自行車請出來,沿著那段年少,來一次隨興之旅!

 

自行車看來狀況還好,台北早上天氣似乎也還ok,現在唯一的考量點是:這永和到松山約9公里的短短路程,對最近疏於運動的我,到底會是一種輕而易舉?還是一次氣喘噓噓?到底是一趟陽光微風的洗禮?還是一遭怨天咒地的累斃?難以預測,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!

 

 路線.jpg   

 

一上路之後,我就做了一個決定:「輕鬆騎!」是滴~

 

想想,又不趕上課時間,也不是和情人約會,有什麼好急的。更何況,都什麼年紀了,還會和毛頭小手一樣,逞帥鬥快嗎?

好了,有了這個英明心虛的果決後,就好好朝著目的地出發吧!

 

WP_000518.jpg  

在信義、基隆路口打個卡吧!就寫著:「陽光、樹蔭、台北早安!」

 

 

WP_000521.jpg  

WP_000522.jpg  

  有圖有真相,證明是俺本人,用手機拍下些剪影,也拍下些悠閒~

就一路騎啊騎,騎啊騎,啦啦啦啦啦........................一個小時左右,就到了目標區啦!

 

 

WP_000525.jpg  

學校外圍,不知何時新建了地下停車場。

 

 

WP_000526.jpg  

校名沒變,只是硬體做得漂亮了些。在之前一波改制風潮下,幸好還維持著,否我都快沒母校了。

而現今誰會想到技職學校又受到重視了呢!

 

 

WP_000528.jpg  

一入校園,卅年前(民國72年入學)的景象瞬間浮上心頭。

 

 

WP_000529.jpg  

這個公佈欄好像沒什麼變。

 

 

WP_000530.jpg  

暮然,一棟嶄新的大樓聳立在右邊,這棟陌生的建築物,不就是當初  我們「電工科」的實習教室嗎?這意思也就是說電工科的原實習教室已不復在了!

 

 

HTC_000012.jpg

WP_000533.jpg  

  WP_000532.jpg WP_000534.jpg  

當時一年級的教室所在,是個「回」字型的建築體,中庭處是個小廣場。

以前不是這個樣子,花樹不是種在地上,是種在半人高、磚砌成的花台裡。

印象會這麼深,是因為當初打掃中庭時,有時會撿到一塊錢,我就把它埋在花台內,想說以後有機會回來時,看找不找得到?也看看屆時會不會像聚寶盆一樣種錢得錢?

沒想到一回來竟.............

還我錢來!!!

 

 

WP_000535.jpg  

為什麼特別要照這個樓梯間?

因為在當年,第一堂實習課,科老師說:「電工是一個需要體力的工作,必須在現在就鍛鍊大家的體力,所以............」

所人就比照軍中,先青蛙跳個幾圈、再伏地挺身、再...............。隔天上課時,每個人從這個樓梯走進班上姿勢都怪怪的,原來大家都鐵腿了!

你說,這印象怎能不深刻。

後來,我們就接受了三年的「電工科式」的教育:做錯了事、沒達到要求,除了體能,更有體罰。

體罰大都是打屁股,但不是用棍子,是用PVC管,也就是大家常看到紫灰色配電用的那種塑膠管。

而打下去不僅僅是打下去,而是類似中華職棒打擊區的選手,雙手握緊,看準,用力揮出.............,然後就聽到清脆摻雜著哀嚎的聲音。(奇怪,當初大家好像也不會去告什麼不當體罰之類的)

記得入學第一天導師就告訴大家這些,也曾經說,如果..........也可以有轉學或重考的打算。

而學長說的就更有趣了:「各位學弟,來到電工科不要怕,學長一定會照顧學弟,有什麼問題找學長就對了。順便提醒大家,在學校電工科在校和汽修科是世仇,在校外,跟協和不對盤,萬一.........記得找學長,不用怕,電工科沒在丟臉的。PVC管放在.........鐵管放在..........」(記憶模糊,這段可能有點誇張點,但大致如此)

 

 

WP_000536.jpg  

二年級時的教室。當時的教職員辦公室、訓導、教務處好像也在這棟。記得當總務時,會來這裡辦公車月票,順便幫同學查他們喜歡女同學的資料。

當時雖然是總務,但沒有生意頭腦。否則那些資料就算不好意思論件計酬,但麵包、飲料應該為數可觀。

以前建築物前並沒有這些造景樹木,而是 " 排球場 " ,或是當做小集合場。

 

 

WP_000538.jpg  

這棟樓的地下室應該在那時是福利社,高中那個年紀,每天跑這裡是必然的。

這時就讓我想到一件事情,有次放學後,我和幾位同學在圖書館看書,覺得有點餓了,就想吃點東西。

於是,我和其中一位來到福利社買了自己要吃的東西,順便幫一位同學買了他要的麵包和飲料。

那時是高三吧,讀書讀到有點人格變異,再加上那時班上同學感情特好,所以常會做些瘋狂的舉動。

就在要離開時,我忽然看到熱食區桌上有罐辣椒,就偷偷把麵包扒開一小縫,然後把辣椒一杓一杓地放進去。

帶回去給那位同學時,我們就盯著他,他吃了一口又一口,臉上的表情愈來愈怪異,最後他受不了,望望我們,我們卻笑到不能自己。

好吧!我承認我有點小壞。

 

 

WP_000537.jpg  

加工科還在?在我那個時代,學校總共有 園、加、電、子、機、汽、化、圖 八科。

也就是 園藝、食品加工、電工(機)、電子、機械、汽車修護、化工、製圖 科。

我知道因為電腦的進步,製圖科已經被電腦繪圖取代。而其它科呢?就不得而知了!

 

 

WP_000542.jpg  

一進入三年級時教室(也是 回 字型的建築體),露天羽球場還在。當初,我們也在這渡過許多時日。

 

WP_000543.jpg  

四樓(還是三樓?)轉角那間就是我們三年級的教室。我們的室很特別,它有其它教室的1.5倍大。所以後面空出來的地方就讓我們這群高三生做了許多無厘頭的事。

我們會在後面蹦蹦跳跳,也會對著懸吊的日光燈具「灌籃」,或者把講桌前的兩排座位清開,把蒸便當用的提籃放在講桌前,從教室後面把排球當足球踢,看誰射籃射得準。

還記得有一次,我們捉弄科主任的老婆,她也是我們的英文老師。

當她前來上課時,我們把教室所有門窗關閉,電燈也全關掉,然後教室內不出聲響,看看她會有什麼反應。

我們等了好一會,奇怪怎麼沒人進來?就偷偷打開窗戶,發現她呆站在門前一動也不動。

等我們請她進來時,她說她不知道發生什麼事,有點驚恐!

我們哄堂大笑,也沒和她解釋,就拿出點心餅乾,全班一起唱了生日快樂歌。

這時,她笑顏逐開和我們一起同樂。唱畢,她狐疑地說了一句:「可是,今天不是我的生日啊!」

我們笑得更開心了,因為我們都知道啊,那天只是我們其中一位同學的生日而已~

青春~

 

 

WP_000557.jpg  

三年級教室的樓梯。

放學後打掃,我負責教室前的走廊,有些同學負責一樓中庭廣場。

還是同上面的原因(讀書讀到有點人格變異,再加上那時班上同學感情特好,所以會做些瘋狂的舉動)

我拖完走廊,到樓梯間的水龍頭取水時,望著下面邊掃邊聊的同學,突然大叫一聲:「大家小心!」

就把一桶的水用力往下倒(當然是乾淨的水)

然後就趕快收拾好東西,準備開溜。結果當然是被下面跑上來的同學又追又打的,很有趣!

這樣很壞!那和這件事比起來如何?我把榕樹皮扒下,放在紙袋內,然後對同學說:「請你吃牛肉乾!」

 

 

WP_000556.jpg  

這是三年級教室的側梯,每到週六(那時週六要上半天課),下午,我們就在籃球場打球,打到人仰馬翻。

要回教室前,如果中庭還有人在打羽球,也會加入打個幾場。

就這樣,非把自己弄得筋疲力盡、小腿抽筋才甘願。

也因此,回教室休息時,就從側梯「爬」著回去,真是須得手腳並用才回得去,那個年紀啊,真是有趣!

 

 

WP_000540.jpg

WP_000553.jpg

WP_000548.jpg

 集合、朝會的操場變化不大,只是多了許多籃球架。而當初兩個籃球場和汽修科的駕駛訓練場則蓋了新資訊大樓。

 

 

WP_000550.jpg  

我最懷念的圖書館也改建了,後面原有的楓葉林應該也沒有了吧!

 

 

WP_000563.jpg  

呵呵呵~這個小門我還挺懷念的,當年很早到學校,校門口的大門還沒開,我就從這個小門進去,還得把腳踏車扛進去。

 

 

WP_000558.jpg

WP_000559.jpg  

卅年來,校內改變的不算多。大門口外的建築變化的更少,雖然不遠處就是信義計畫區。

其實,變與不變都很好,而有些即使改變了,也是不會變的。

好了,我該回程了,下次有機緣再回來不知何時,各自保重吧!

 

 

自行車道.jpg  

我不是自行車愛好者,一年騎不過兩三次,所以以下的評論並不中肯,只是個人感覺。

感覺這一段路對自行車者還蠻友善的,無障礙坡道還不錯。

只是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,紅磚常有鬆動的現象,有點火車「咚隆、咚隆」的音效和懷舊風。這點我個人是可以接受,只是不要高低差到讓行人跌倒受傷就好!

 

 

WP_000569.jpg  

路上看到一位外國友人在「路上行舟」,我感覺新奇有趣,就問他可不可以拍個照?外國人果然大方,毫不扭捏,站得直挺挺的讓我照了張像。

我忽然想到一點,就用very poor 的 english 問他:「Can I PO to facebook?」沒想到他用挺溜的中文回答:「可以!」

陽光的日子,路上好像每個人也都變得sunny了。

 

 

WP_000573.jpg

WP_000574.jpg  

隨興而至、盡興而歸,這來回兩個鐘頭的小旅程,是意外,也是驚喜。

 

好了,接下來幾天將面對的就是全身的酸痛和妻女平安的歸來了!

 

其實,雖然掛心,但偶爾的自由還不錯耶XDDDDD ~~~( 這句限制 老婆、女兒 觀閱,也嚴禁轉載 )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0) 人氣()